印度詩人泰戈爾在《漂鳥集》裡慨歎,他希望:「生如夏花之絢爛,死如秋葉之靜美。」德國一本紀錄許多瀕死者最後過程的書《死前活一次》,在歐美掀起討論話題後,近日在台出版。這部猶似紀錄片的生死相簿,以不濫情、真實的側寫報導,堪稱國內未曾見過的生命學作品,值得觀察。
二○○三年,德國著名新聞雜誌《明鏡》周刊的編輯拉寇塔(Beate Lakotta),與攝影家謝爾斯(Walter Schels),在該刊合作了一系列訪問即將面臨死亡者的專題報導。二人深入受訪者的內心,先拍下他們生前的表情或笑容,主角們不幸辭世後,再捕捉其臉部特寫,兩張照片並陳對照,十分震撼,也強烈挑戰外界的閱讀神經與道德尺度。因此,無論報導或集結成《死前活一次》,都掀起熱烈討論。
德國受爭議生死相簿 在台出版
拉寇塔生於一九六五年,謝爾斯生於一九三六年,這一壯一老的雙人檔,在幾家德國臨終關懷的醫院,拍攝病患日常生活的臉孔,參與他們的生活,直到他們過世,再用相機紀錄他們的遺容。生死學教授暨作家余德慧評說,排「成了一個面容的序列。」他指出:「這樣的觀看,觸動了我們心中不容易突破的防火牆。」
死亡原本就是無意識的、非理智所能承載的,但它是一種存在的真理。只是對人而言,這真理相當過量,遠超過理性所能處理,因此若要去除死亡中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懼陰影,就必須翻轉活人世界的邏輯。兩位德國作者的書寫拍攝,正是試圖對抗習以為常的成見,讓死亡不再等同於一切歸零,也能如秋葉般靜美,散發尊嚴與力量。
廿三個人物 面臨終點的影像
拉寇塔指出,數十年前,死亡多半在家裡發生,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對即將死亡以及已經死亡的家人。但今日醫院、臨終關懷機構與殯葬業的「進步」,人們可以輕易逃避,不必直接面對,死亡的發生變得越來越隱密,人們對它的認識也模糊了。也因為如此,死亡在現代竟比過去更令人畏懼。
《死前活一次》收錄了廿三個人物面臨生命終點的過程與影像。有人在死前想尋找上帝,有人說他還會再回來,有人期盼並且規畫吃不到的聖誕大餐,有人想離開病床去非洲、躺在芒果樹下看鸚鵡,也有人眷戀撫觸自己靈魂即將離開的身體。
一個與母親同時罹患癌症、共同抗癌的六歲男孩,最令人動容。在遊樂場上,當其他孩子辱罵他動作慢、說話不清楚時,他會說:「對不起,我得了癌症。」小小的臉龐生前彷彿充滿歉意與茫然,死時卻如天使一樣恬美放鬆,彷彿自然力量慈愛的解放了他。讓讀者雖然不忍,卻也懾服。
文字轉自YAHOO新聞
留言列表